江苏天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容公司”),始建于1971年,位于溧阳市溧城镇平陵东路 147 号,占地面积 80614m2。
该地块历史上为农田,天容公司生产时间为 1971 年-2011 年, 主要从事于农药及化工中间体的研发、制造、销售及出口贸易。建厂初期原为溧阳市化工厂,为国营化工企业,2001 年 5 月,公司改制为溧阳市力华化学有限公司(股份责任有限公司),2003 年企业变更为江苏溧化化学有限公司,2006 年 8 月,企业经资产重组成立江苏天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容公司原有产品主要为杀虫双(杀虫单)、杀螟丹、氯嘧磺隆,胺苯磺隆、苯磺隆、精喹禾灵、精噁唑禾草灵、杀虫环及杀虫环可湿性粉剂等。
江苏天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 2011 年 10 月关停搬迁,2013 年该公司原厂址地块内的所有生产设备、管道、材料皆已完成搬迁, 现场遗留 2 个储罐未拆除;同时,除原有的包装车间、控制房及办公楼(后期作为回收资源公司的办公场所)未拆除外,其余大部分厂房及其辅助建筑物、构筑物已经拆除完毕。之后,该地块土地使用权由溧城镇政府交予 2 位业主使用至今,地块已一分为二,地块东面成立资源回收公司,地块西面成立钢材交易市场。东西面2家企业于 2018 年年底关闭,厂内构筑物(除东侧办公楼)全部拆除,目前闲置。
根据地块土地证及访谈政府人员了解到,项目地块后期仍规划为二类用地。项目地块现北侧为溧阳市江树废金属回收有限公司(原溧阳市天马金属轧材有限公司地块)、溧阳市正林化工有限公司、石金货运(原溧阳市福利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地块)、溧常货运提货点以及平陵东路,隔平陵东路为丹金溧漕河;西侧为溧戴河, 隔河为农田;南侧为溧戴河和农田;东侧为溧阳市华力水泥制品公司。
2013年,常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开展江苏天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厂址地块的场地环境详细调查工作。天容公司原厂址地块场地环境详细调查结果表明,厂区内土壤和地下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调查结束后,地块未开展风险管控工作,通过历史影像发现后期仍有部分区域利用,地块存在人为扰动、污染物迁移的风险。
原江苏天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溧阳市高风险遗留地块名单内,存在土壤污染的风险,需要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2021年11月2日)、《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环境保护部令第42号)等文件相关要求,为保障人体健康,防止后续开发利用过程中带来的新的环境问题,2023 年 9 月,溧阳昆仑城建集团有限公司委托重庆大学溧阳智慧城市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对项目地块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
研究院接受本次委托后于2023年9-10月底对项目地块进行了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并收集相关技术资料,在充分分析地块和周边地块历史使用情况的基础上,第一阶段调查识别到的重点关注污 染物包括:铜、铅、汞、砷、镍、苯、甲苯、二甲苯、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2-二氯丙烷、1,1,2-三氯乙烷、1,2,3-三氯丙烷、氯 仿、四氯化碳、氯乙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氯苯、1,2-二氯丙烷、二氯甲烷、1,1,1,2-四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反式-1,2-二氯乙烯、顺式-1,2-二氯乙烯、乙苯、1,4-二氯苯、1,2-二氯苯、苯并[a]芘、氯 甲烷、2-氯酚、硝基苯、萘、石油烃(C10-C40)、苯酚、甲醛、氯 化物、甲醇、氰化物、磷酸盐、乙腈、磺酰脲类农药、氯代除草剂、N,N-二甲基甲酰胺、1,4-苯二酚、氯化物、硫酸盐、钡、铬、硒、双(2-氯乙基)醚、二氯异丙醚、滴滴涕、六六六、2-甲酚、3-甲基苯酚、4-甲基苯酚、邻苯二甲酸酯类、六氯乙烷、硫化物、氯化物、硫酸盐、氨氮、2,4-二氯苯酚、六氯苯、2,4-二氯酚、2,6-二氯酚、2,4,6-三氯酚、五氯酚、三甲苯、多氯联苯等。
本次调查在地块内合计布设 58 个土壤采样点(编号 T1-T58, 全部为柱状土点)、16 个地下水监测井(编号 X1-X16)。地块外未受扰动的区域布设 4 个土壤对照点(DT1、DT2、DT3、DT4)和1个地下水井对照点(DX1)。同时在地块内景观水池处布设一个沉积物地表水采样点(D1B1),地块外紧邻的城中河上下游各布设一个沉积物地表水采样点(编号 D2B2、D3B3)。样品检测委托具备CMA(中国计量认证)资质的青山绿水(江苏)检验检测有限公司完成实验室分析工作并出具检测报告。土壤和沉积物检测指标包括GB 36600-2018 基本 45 项、pH、石油烃(C10-C40)、硒、钡、铬、 锡、半挥发性有机物,挥发性有机物、六六六、滴滴涕、PP'-滴滴滴、P P'-滴滴伊、氟化物、氰化物、硫化物、甲醛、领苯二甲酸酯类、苯胺、乙腈、对苯二酚、N,N-二甲基甲酰胺、二氯异丙基醚、挥发 酚、2,6-二氯酚、18 种多氯联苯、酚类化合物、阿特拉津、氯丹、敌敌畏、乐果、硫丹、七氯、灭蚁灵,合计 186 项因子;地下水和地表水检测指标包括 GB 36600-2018 基本 45 项、pH、石油烃(C10-C40)(地表水检测石油类)、硒、钡、铬、锡、半挥发性有机物、挥发性有机物、六六六、滴滴涕、PP'-滴滴滴、P P'-滴滴伊、氯嘧磺隆、苯磺隆、胺苯磺隆、硫酸盐、硝酸盐、氨氮、氟化物、氰化物、氯化物、硫化物、甲醛、甲醇、领苯二甲酸酯类、苯胺、乙腈、对苯二酚、N,N-二甲基甲酰胺、磷酸盐、二氯异丙基醚、挥发酚、2, 6-二氯酚、18 种多氯联苯、酚类化合物、阿特拉津、氯丹、敌敌畏、乐果、硫丹、七氯、灭蚁灵,合计 191 项。
(1)土壤调查结果评价
根根据检测结果, 地块内 277 个土壤样品, 其 pH 值处于4.50~9.94 之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中土壤酸化、碱化分级标准,地块内部分土壤样品存在轻度酸化、轻度碱化、中度碱化和重度碱化的情况。
土壤检测指标共计 185 项(不含 pH),地块内土壤样品检出指标有 85 项,检出率 44.4%;地块内土壤样品中检出的指标中有砷、五氯酚、1,2-二氯乙烷、1,2,3-三氯丙烷检测结果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 第二类用地筛选值,其余检出指标检测结果均未超过相关评价标准。
(2)地下水调查结果评价
根据检测结果,项目地块地下水检测指标共计 191 项(含pH), 地块内地下水样品检出指标有 73 项,检出率 38.2%,地块内地下水检出指标中有 pH 值、硒、硫化物、挥发酚、氨氮、氟化物、氯化物、硫酸盐、石油烃(C10-C40)、2-硝基酚、2,4-二氯酚、2-甲基- 4,6-二硝基酚、五氯酚、4-氯苯胺、氯乙烯、1,1-二氯乙烯、1,1-二氯乙烷、顺式-1,2-二氯乙烯、氯仿、1,1-二氯丙烯、苯、1,2-二氯乙烷、三氯乙烯、1,2-二氯丙烷、甲苯、1,1,2-三氯乙烷、四氯乙烯、1,2-二溴乙烷、二甲苯、1,2,3-三氯丙烷检测结果超过了《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中Ⅳ类标准限值以及其它本报告所选筛选值(详见表 5.2-3)。
(3)沉积物调查结果评价
沉积物参考土壤评价标准进行分析。根据检测结果,沉积物样品 pH 范围为 7.19~8.1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HJ 964-2018)中土壤酸化、碱化分级标准,地块内沉积物样品不存在酸化或碱化的情况。沉积物检测指标共 185 种(不含 pH),沉积物检出指标有 18 种,检出率 9.7%;沉积物检测指标中有铜、镍、铬、镉、铅、汞、砷、硒、钡、锡、总氟化物、硫化物、甲醛、石油烃(C10-C40)、2,4-二硝基酚、2-甲基-4,6-二硝基酚、地乐酚、2-环己基-4,6 二硝基酚检出,其余检测指标均未检出。所有检出指标检测结果均未超过 GB 36600-2018 第二类用地筛选值及报告中选取的其它相关标准。
(4)地表水调查结果评价
根据检测结果,地表水样品 pH 值范围为 7.8~8.0,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IV 类标准;地表水检测指标共190 种(不含 pH),地表水检出指标有 19 种,检出率 10.0%;地表水检测指标中有 pH 值、铜、镍、砷、硒、钡、铬、锡、铅、镉、硫化物、甲醛、六价铬、挥发酚、氨氮、氟化物、氯化物、硝酸盐、硫酸盐、石油类,其余检测指标均未检出。其中氨氮和硫化物检测结果超过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表 1 IV 类限值,其它检出结果均未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表 1 IV 类限值和表 2 及表 3 的标准限值。
综上,根据调查结果,项目地块土壤存在砷、五氯酚、1,2-二氯乙烷、1,2,3-三氯丙烷的污染物含量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规定的第二类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及相关评价标准,其中 1,2-二氯乙烷、1,2,3-三氯丙烷已超对应管制值;地下水存在 pH 值、硒、硫化物、挥发酚、氨氮、氟化物、氯化物、硫酸盐、石油烃(C10-C40)、2- 硝基酚、2,4-二氯酚、2-甲基-4,6-二硝基酚、五氯酚、4-氯苯胺、氯乙烯、1,1-二氯乙烯、1,1-二氯乙烷、顺式-1,2-二氯乙烯、氯仿、 1,1-二氯丙烯、苯、1,2-二氯乙烷、三氯乙烯、1,2-二氯丙烷、甲苯、1,1,2-三氯乙烷、四氯乙烯、1,2-二溴乙烷、二甲苯、1,2,3-三氯丙烷的污染物含量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IV 类标准及相关评价标准。项目地块属于污染地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