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5日-2024年12月16日,由重庆大学溧阳智慧城市研究院、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大学管理科学与房地产学院、北京诺维特机械科学技术发展中心主办的“第三届数字孪生与智能建造学术会议”在江苏溧阳圆满闭幕。

此次会议旨在推动数字孪生与智能建造、智慧交通技术的创新融合发展,推进智能建造和智慧交通的学科和专业发展。会议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景全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徐世烺教授、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郝洪教授、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徐幼麟教授与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任伟新教授5位院士及10余位国家级人才出席,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代表等近200人线下参会,线上累计浏览近20万人次。

大会邀请了数字孪生与智能建造及其相关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共作报告42场。会后,各位代表及专家先实地参观了溧阳金汇路小学智能建造项目,并到溧阳智慧城市研究院基地进行深入考察,包括智慧建造实验室、智能传感设备组装实验室、智慧地下空间实验室等。
大会报告

广州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郝洪作题为《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结构表面损伤检测与三维振动测量》的大会报告

西南交通大学教授、香港工程院院士徐幼麟做题为《大跨桥梁结构检测、监测、数字孪生和智慧运维》的大会报告

深圳大学教授、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任伟新做题为《基于动力参数的在役桥梁静力性能预测》的大会报告

东南大学徐赵东教授做题为《无人月球科研站构建的若干关键动力学问题研究》的大会报告

重庆大学刘界鹏教授做题为《模块化钢结构建筑智能设计技术探索》的大会报告

清华大学潘鹏教授做题为《面向智能建造的土木工程新技术研究》的大会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程斌教授做题为《钢桥面板疲劳裂纹智能检测机器人研发》的大会报告

长沙理工大学于新教授做题为《长寿面目标的既有沥青路面延寿关键技术思考》的大会报告

重庆大学崔新状教授做题为《路基柔性智能“感知神经”及灾变预警方法》的大会报告

澳门大学院家荣教授做题为《基于串流大数据的可伸缩贝叶斯宽度学习》的大会报告

重庆大学李英民教授做题为《基于物理的深度学习方法在结构非线性地震响应预测中的应用》的大会报告

广州大学刘爱荣教授做题为《基于水下机器人的桥梁水下结构智能检测》的大会报告

同济大学高宇擎副教授做题为《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强化学习的钢结构智能设计》的大会报告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林旭川研究员做题为《城市多灾害数字孪生模型及其在抗震防灾领域应用》的大会报告

重庆大学阳洋教授做题为《面向数字孪生桥梁的有限元实时仿真效能提升研究》的大会报告

浙江大学舒江鹏研究员做题为《基于多维图像数据的工程结构实时同步数字孪生》的大会报告
智能建造项目及实验基地
16日下午,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徐幼麟教授等众多与会专家与学者对溧阳金汇路小学智能建造项目进行了参观,专家们对智慧建造领域发展潜力给予高度评价。

随后,与会专家与学者对重庆大学溧阳智慧城市研究院进行实地考察与交流。考察期间,专家学者们陆续参观了智慧建造实验室、智能传感设备组装实验室、智慧地下空间实验室等,亲自动手操作了自主研发的智能垫圈、智能靠尺、无线智能锚索等多项智能化设备;详细观摩了《工程结构监测基础与实践》教材内系列产教融合传感装备组装试验,以及混凝土3D打印设备及智慧地下空间数字孪生平台。

此次参观充分展示了数字孪生与智慧建造领域的前沿探索与应用实践,进一步深化了各方在数字孪生与智慧建造相关领域的合作与共识,为推动技术进步与产业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热烈的讨论与满载的收获中,闭幕式由重庆大学阳洋教授主持,对本次大会作出总结,并对参会的专家学者表示了最诚挚的感谢。随后,预告下一届论坛将于重庆市举办,热情欢迎专家学者相聚重庆!
